「比馬龍效應」這個名詞在教學界應該不陌生,係指有些學生被認定為資優學生,也許他並非真的資優,但經過老師的指點和鼓勵,最後自然而然成了真正的資優學生,相反的,有些學生被視為牛頭馬面,也許他並非真的冥頑不靈,但因為老師的批評和漠視,最後就變成人人口中的叛逆學生。

期末到了,忙著登記學籍簿的同時,也順便看看前任教師對學生的評語,當中有個學生的評語令人玩味。低年級老師和中年級老師對他的評價相當兩極,一是「認真負責、守規勤學」,另一卻是「自重而後人重之、注意個人品格」,如此大的反差我卻一點也不意外。
這個孩子可以說他很搞怪,但也可以說他活動力強;可以說他餿主意多,但也可以說他創意十足;可以說他脾氣太倔,但也可以說他很有個性;可以說他目中無人,也可以說他直接不扭捏,全看我們從什麼樣的角度看待他,將之視為何種類型的孩子。

老師就像是班級的領導人,當我們遇到新的學生時,應避免受到前任教師的評語影響,才不會在學生身上貼上標籤。我總是跟我的新學生說:「在我心裡,你們是全新的,我只看到你們以後的表現,然後才判定你們是怎樣的學生。」很多學生因此受到鼓舞,他知道只要他現在好好表現,他就能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。
反之,如果我們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,認定他就是個好滋生事端、與老師作對的學生,那我們永遠都會去放大他不好的部分,根據比馬龍效應的結果,久而久之,學生自然也就成為我們所認定的模樣。

教書越多年,越能有所感觸,很多別人口中的壞學生,在我看來,只是老師的厭惡和冷淡造成的,當師長的本應放開心胸去包容學生的過錯,並有義務去改正他們的過錯,與其抱怨,不如多做些努力去改變這些學生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b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