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IMG_9727

光是封面一雙活靈活現的大眼睛就相當吸引人。

這本圖畫可觀性強,畫風獨樹一幟,畫功細緻,用色豐富,圖畫充滿想像力,值得一看再看。

IMG_9728

一個嬰兒出現在森林裡,動物們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來教養。

IMG_9729

有一天,人類來了把他帶回人群。

IMG_9730

他們要幫他變回人類...

IMG_9731

他覺得害怕又孤單~~

IMG_9732

最後,他還是回到了森林裡。

這個故事是關於野性和社會性,也是關於憤怒和微笑。

當孩子在媽媽的肚皮裡,他只是單獨存在,他可以非常自我、野蠻、放任、自由,因為在那個地方,他就是自己的國王,手握最高權柄,不用理會其他人,也沒有誰人會發出「哼」一聲!

孩子呱呱落地,從那一刻起,他成為了「成員」,社會化過程正式開始。孩子是家庭成員、家族成員、氏族成員、社區一分子、社會未來的主人等,這些都是社會身分,隨之而來就是各種規矩、價值、禮儀、習慣、期望等,也有它們各自存在的原因,孩子要吸收和學習的可多呢!那誰人會擔上啟蒙導師的工作呢?

爸媽、長輩、老師等都是啟蒙導師團,但他們如何啟動社會化過程,是溫柔還是粗魯,是歡喜還是厭煩,是兼容還是排斥,卻是天地之分,若方向選對,野性和社會性不一定要放在對立位置。

請細看書中的插畫,森林中的動物,他們總是以好奇的眼神和歡喜的表情包圍孩子,所以,孩子在動物群中也自然放鬆,同時感覺愉悅和自由,孩子的臉孔常帶笑意,也格外漂亮。

相反,孩子遇上的人類先是露出抗拒、憂慮和焦急的表情,後來更發展成滿臉怒意,甚至是敵意,他們是用壓迫和指責的方法去馴服野性,這好像是一場戰爭,漸漸也引出了孩子的憤怒和更極端的反抗來,她的臉孔經常拉緊,不曾放鬆,最後她還出走了。

在微笑、融和與接納的氛圍,野性自然會放軟,戰爭根本毋需要發生,但當中還必須有一點耐性和等待。

爸媽跟孩子看這本書時,請格外溫柔和歡喜,當孩子感覺爸媽沉醉與他們共處,啟蒙的道路便開通了。

By何念慈博士(臨床心理學家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b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